次韵题姜叔用山中书楼

· 梁寅
飞楼高出对山㘭,千丈瑶林耸翠梢。 桂花结得月中实,松叶构成云里巢。 散帙群鸦绕茅屋,钩帘一鹤下江郊。 山中习气爱淳朴,高尚何妨世俗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
  • 飞楼:高耸的楼阁。
  • 山㘭(ào):山坳,山间平地。
  • 瑶林:美玉般的树林,比喻树木美丽。
  • 翠梢:翠绿的树梢。
  • 桂花:一种香花,常用来比喻高洁。
  • 月中实:指桂花,传说中月宫中有桂树,故称。
  • 松叶:松树的叶子。
  • 云里巢:形容松叶茂密,如同云中的鸟巢。
  • 散帙(zhì):打开书卷。
  • 群鸦:一群乌鸦。
  • 钩帘:挂帘。
  • 一鹤:一只鹤。
  • 江郊:江边的郊外。
  • 习气:习惯,风气。
  • 淳朴:朴实无华。
  • 世俗嘲:世俗的嘲笑。

翻译

高耸的楼阁直对着山间的平地,千丈高的瑶林翠绿的树梢耸立。 桂花结出了月宫中的果实,松叶茂密如同云中的鸟巢。 打开书卷,群鸦围绕着茅屋飞舞,挂起帘子,一只鹤从江边的郊外飞来。 山中的风气喜爱朴实无华,高尚的品质又何惧世俗的嘲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书楼的宁静景象,通过高耸的楼阁、翠绿的瑶林、月中的桂花、云里的松叶等意象,展现了山中的清幽与高洁。诗中“散帙群鸦绕茅屋,钩帘一鹤下江郊”生动地描绘了书楼周围的生动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山中淳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山中习气爱淳朴,高尚何妨世俗嘲”则表达了诗人不随流俗,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