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人深居庵

· 张羽
古槐僧,古槐僧,何处深居白云里。禅心乍可拟虚空,世事都将等流水。 长年禁足不辞山,一日化衣曾入市。闲分碧涧浸杨枝,戏采青松为麈尾。 窗间啼鸟寂不闻,掌上□珠聊渡尔。尚嫌宿习除诗句,况肯劳生为妻子。 古槐僧,谁得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乍可:刚刚可以。
  • 拟虚空:比喻心境空灵,无拘无束。
  • 等流水:比喻世事无常,如同流水般逝去。
  • 禁足:指僧人不出门,静修。
  • 化衣:指僧人改变装束,外出。
  • 入市:进入城市。
  • 碧涧:清澈的山涧。
  • 杨枝:杨树的枝条。
  • 麈尾:指麈(zhǔ)的尾巴,古代用作拂尘。
  • □珠:此处可能指念珠,用于念诵佛号。
  • 宿习:长期的习惯。
  • 劳生:辛苦的生活。

翻译

古槐下的僧人,古槐下的僧人,你深居在何处,在那白云缭绕之地。你的禅心刚刚可以比拟为虚空,世间的万事都如同流水般逝去。

你长年累月地静修不出山门,有一天却换装进入繁华的市井。你闲暇时用碧涧的水浸泡杨枝,戏耍间采摘青松的枝条作为拂尘。

窗外的鸟鸣你全然不闻,手中的念珠只是随意拨动。你尚且不愿为了诗句除去旧习,更何况是为了妻子而劳碌一生。

古槐下的僧人,有谁能与你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深居简出的僧人形象,通过对比其静修生活与世俗的繁华,展现了僧人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中运用了“虚空”、“流水”等意象,表达了禅心与世事的对比,以及僧人对世俗的淡漠态度。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