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礼部尚书掌太常事蒋公

· 韩雍
出俗离尘荷简知,历登清选事神祇。 衣冠八座联宗伯,礼乐三班属后夔。 仙蜕已轻蝉脱尽,洞箫初远鹤归迟。 剡川一曲遗声在,不似人间薤露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荷简知:担负着(被知晓的、重要的)任务。“荷”(hè),肩负、担负。
  • 清选:指精选出来的人才或职位。
  • 神祇(qí):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明。
  • 八座: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八种高级官员。泛指高官。
  • 宗伯:古代官名,掌管宗庙祭祀等事,后世以宗伯代称礼部尚书。
  • 后夔(kuí):相传为舜的乐官。
  • 仙蜕:道教谓人升仙后留下的遗体。
  • 蝉脱:蝉蜕变。比喻解脱。
  • 洞箫:一种管乐器。
  • 剡川: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南。
  • 薤露(xiè lù):古代挽歌。

翻译

(蒋公)超脱世俗、远离凡尘,肩负重任而被知晓,屡次登上经过精选的职位来侍奉神明。 他身为高官,与礼部尚书相联,负责礼乐之事,如同古代的后夔。 他如同仙人遗蜕,已然轻松解脱,如蝉蜕变而尽,洞箫之声初远,仙鹤归来却迟。 剡川那一曲遗留的声名仍在,不像人间的薤露挽歌那般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对礼部尚书掌太常事蒋公的歌颂与缅怀。首联描述了蒋公超凡脱俗的品质以及他所担任的重要职责。颔联强调了他的高位和在礼乐方面的重要地位。颈联以仙蜕、蝉脱来比喻他的解脱,虽有洞箫声远、鹤归迟的描述,但整体给人一种超脱之感。尾联则通过对比,指出蒋公的声名如剡川之曲流传,不像人间普通的薤露之悲那样短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蒋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声名的思考。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