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阶:高位。
- 倏忽(shū hū):很快地,忽然。
- 昌辰:良辰,这里指盛世。
- 两京:明朝的北京和南京。
- 司邦禁:掌管国家的法纪。
- 四海:天下。
- 期:期望。
- 秉国钧:执掌国家大政。
-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青铜礼器,这里指功业。
- 勋名:功名。
- 斗山:比喻人们对死者的敬仰,这里指薛司寇的品德和威望。
- 生刍奠(chú diàn):表示对死者的祭奠,这里指作者来不及为薛司寇祭奠。
翻译
在高位上历经了三十个春秋,怎料突然间就告别了这盛世年华。北京和南京不再有他掌管国家法纪,天下之人空自期望他能执掌国家大政。他的功业功名已成往事,想起他如高山般的品德和威望令人怀念。我与他同朝为官,却来不及为他送上祭奠之物,满眼西风,倍感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韩雍为悼念薛司寇而作。诗的首联表达了对薛司寇历经多年却突然离世的悲痛和惋惜。颔联则强调了薛司寇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他的离去使得国家失去了一位能臣,人们对他的期望也落空了。颈联通过回忆薛司寇的功业和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尾联则描述了作者来不及为薛司寇祭奠的遗憾和内心的悲伤,西风的描写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薛司寇的赞美和怀念,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离世的沉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