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觐国民部过苏汝载芘隐楼五石斋

芘楼小隐旧相求,此日停车兴倍幽。 剩有一床容偃卧,更馀五石任迟留。 壁间蠹简吾将老,海内苍生尔独忧。 辛苦山涛能雅量,暂从嵇阮故林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芘隐楼:指代苏汝载的住所,这里充满隐逸的氛围。
  • 偃卧:仰卧,安卧。
  • 蠹简:被蠹虫蛀坏的书简,泛指书籍。“蠹”(dù),指蛀蚀器物的虫子。
  • 山涛:字巨源,西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以有器量、雅量著称。
  • 嵇阮:“嵇”指嵇康,“阮”指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这里代表放达不羁的生活态度。

翻译

早就希望能在芘楼这个小而隐的地方居住,今天在这里停车,兴致更加幽远。这里有一张床可以让人安卧休息,还有五石散(一种古代的丹药,此处或为虚指)可以让人随意取用留存。看着壁间被蠹虫蛀坏的书籍,我感觉自己将要老去,然而天下的百姓只有你独自为之忧愁。辛苦的是山涛那样的雅量,我暂且跟从嵇康、阮籍的脚步,在这如旧时的树林中畅游。

赏析

这首诗以拜访苏汝载的芘隐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感慨。诗的首联点明了诗人对芘隐楼的向往已久,此次到来兴致更浓。颔联通过描述楼中的床和“五石”,进一步展现出这里的闲适与自在。颈联则将诗人自己对时光流逝、书籍陈旧的感慨,与刘觐国对天下苍生的忧虑相对比,体现出两人不同的心境。尾联以山涛的雅量和嵇康、阮籍的放达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暂时摆脱世事纷扰,享受片刻宁静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复杂,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又有对世事的关注和思考。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