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宿苏汝载馆

一秋如水浸空床,布被相留固不妨。 万古有人惟见汝,半生无赖任亡羊。 郁怀屡遣诗成癖,壮志常孤酒稔狂。 数卷离骚三尺枕,可能消受此行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夕:秋天的夜晚。
  • (jìn):这里指映照、蔓延的意思。
  • 无妨:没有妨碍。
  • 万古:从古到今,泛指很长时间。
  • 无赖:这里指无所倚靠。
  • 亡羊:《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后因以“亡羊”比喻出了问题或差错,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 郁怀:愁闷的心怀。
  • (rěn):熟悉,这里有习惯的意思。

翻译

在这秋天的夜晚,如水的月光映照在空寂的床上,你留我在此歇息,共用布被也没有关系。从古至今,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只有你能懂我,我这半生无所倚靠,就像那丢了羊一样。我心中愁闷,多次将情感抒发于诗中,竟成了癖好;心中的壮志无人理解,常常独自一人借酒消愁,变得狂放不羁。几卷《离骚》和一个三尺长的枕头,或许能让我在这旅途之中得到些许慰藉。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苏汝载馆中的感受。诗的首联通过“秋夕”“空床”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与苏汝载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条件简陋,也不妨碍他们的相处。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苏汝载的感激之情,认为在漫长的人生中,只有苏汝载能理解自己,而自己的半生却充满了坎坷和无奈。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闷和壮志未酬的情感,他通过写诗和饮酒来排解忧愁,但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他显得更加孤独和狂放。尾联中,诗人提到了《离骚》和枕头,暗示他在旅途中希望通过阅读和休息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慰藉。整首诗意境清冷,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