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庆堂为祝大参赋
玉音褒先德,华扁侈上恩。
揭之君子堂,瞻仰无朝昏。
我闻先大夫,德善夙所敦。
积累既云厚,衍庆遗后昆。
卓哉人中英,擢第登黄门。
献纳著劳绩,进秩参名藩。
政成帝简知,封制出天阍。
荣恩不及养,此恨那可论。
羹墙见形容,水木思本源。
流泽不可忘,扁此示子孙。
子孙亦知感,孝养隆所尊。
题诗表世美,声光耀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音:指帝王的言辞,此指皇帝的赞扬。(玉音:yù yīn)
- 褒:赞扬。
- 先德:祖先的德行。
- 华扁:华丽的匾额。(扁:biǎn)
- 侈:夸大,表示荣耀。
- 朝昏:早晚。
- 先大夫:古时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 敦:注重,重视。
- 衍庆:绵延吉庆。
- 后昆:后代,子孙。
- 卓哉:卓越啊。
- 中英:杰出的人才。
- 擢第:科举考试登第。
- 黄门:此处可能指宫门,借指朝廷。
- 献纳:指献忠言供采纳,这里指向皇帝进言并被采纳。
- 劳绩:功劳和成绩。
- 进秩:晋升官职。
- 参名藩:参与重要的地方政务,指担任地方要职。
- 帝简知:被皇帝了解和赏识。
- 封制:封赏的制度。
- 天阍:天帝的宫门,借指君门。(阍:hūn)
- 荣恩:荣耀和恩宠。
- 羹墙:“见尧于羹,见舜于墙”的略语,后以“羹墙”为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的意思。
- 本源:事物产生的根源。
翻译
皇帝的言辞赞扬先辈的德行,华丽的匾额彰显着皇上的恩宠。 将它悬挂在君子的堂前,让人不分早晚地瞻仰。 我听说已故的父亲,向来注重品德和善行。 积累的功德已然深厚,福泽绵延留给了后代子孙。 卓越的人啊是人群中的杰出者,科举登第进入了朝廷。 进献良言并有着显著的功绩,晋升官职参与地方要职。 政绩显著被皇帝赏识,封赏的旨意从朝廷发出。 荣耀和恩宠降临却来不及赡养父亲,这种遗憾怎能言说。 追念先人的形象,思考如同水和木般的本源。 祖先的恩泽不能忘记,特制作此匾额来昭示子孙。 子孙们也懂得感恩,以隆重的孝养来尊崇长辈。 题诗来表明世间的美好,声名和光辉闪耀天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为祝大参的善庆堂而作,以赞扬祝大参先人的品德和功绩,以及强调后人对祖先恩泽的铭记和感恩。诗中先写皇帝对祝大参先人的褒奖,通过华丽的匾额体现出来。接着叙述先人的美德和积累的深厚功德,以及其后代的杰出表现和所取得的成就。然而,遗憾的是荣耀降临之时,父亲已不在,表达了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之情。随后提到后人对先人的追念和对本源的思考,强调不能忘记祖先的恩泽,并以隆重的孝养来回报。最后,诗人通过题诗来赞美这种世间的美好,使声名和光辉照耀天地。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缅怀,也传达了对后人感恩行孝的期望,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