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第一楼诗

· 韩雍
江上新成第一楼,楼中胜槩冠南州。 图分太极乾坤定,水接扶桑日月浮。 歌舞萧条千古叹,经纶虚薄半生忧。 登临却益君亲念,欲报深恩未肯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槩(gài):同“概”,这里指景象、状况。
  •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中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
  • 乾坤:《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指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后用来泛指天地、阴阳或江山、局面等。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日出其下,后也用来指太阳或东方。
  • 经纶:原指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统称经纶;后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翻译

在江上新建起了第一座楼阁,楼中的胜景在南方各州中堪称首位。 楼阁的布局如同太极图般确定了天地的格局,江水连接着东方,太阳和月亮仿佛在水中浮动。 歌舞消沉让人千古叹息,自己筹划国家大事的能力不足,为此担忧半生。 登上楼阁却更加增添了对君主和亲人的思念,想要报答深厚的恩情,这种念头从未停止。

赏析

这首诗以“江上新成第一楼”开篇,描绘了这座楼阁的独特地位和壮丽景色。诗人通过“图分太极乾坤定,水接扶桑日月浮”的描写,展现出宏大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楼阁与天地、日月相联系,凸显其雄伟与神秘。然而,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己能力的反思,“歌舞萧条千古叹,经纶虚薄半生忧”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个人责任的思考。最后,诗人在登临楼阁时,心中涌起对君亲的思念和报恩之情,“登临却益君亲念,欲报深恩未肯休”体现了诗人的忠诚和责任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景物的描绘,又有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