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浮丘石

篙痕看尚在,舟去已何之。 任是沧桑变,丹丘故不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篙痕:撑船用的竹竿留下的痕迹。(“篙”,读音:gāo)
  • 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这里指浮丘石。(“丘”,读音:qiū)

翻译

撑船的竹竿留下的痕迹看看还在,船却已经不知去往何处。任凭是世事沧桑变化,浮丘石依旧坚定不移地在那里。

赏析

这首诗短小精悍,意境深远。诗的前两句通过“篙痕”和“舟去”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氛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后两句则强调了浮丘石的坚定不移,即使周围的世界发生了沧桑巨变,它依然屹立不倒。这种描写既可以看作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象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