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胪仲白归自成都赋此慰怀

· 谢榛
每怜张俭一身多,妻子相将奈尔何。 巫峡落帆灯外雨,岷江倚杖泪前波。 官微谁识寸心赤,愁剧偏令双鬓皤。 赖有松篁同岁暮,龙依冰雪待阳和。 梦驰乡路书难达,酒尽郫筒市再过。 时序频惊蜀风土,云霞常忆晋山河。 索居自惜残年病,混俗宁为古调歌。 万里全生还旧业,太行佳气郁嵯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李鸿胪仲白:李鸿胪,官职名;仲白,人名。
  • 张俭:东汉末年官员,曾被迫逃亡。此处以张俭喻指李鸿胪仲白的遭遇。(“俭”读音:jiǎn)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巫”读音:wū)
  • 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岷”读音:mín)
  • (pó):形容白色,这里指头发变白。
  • 郫筒:酒名。(“郫”读音:pí)

翻译

常常怜惜仲白如张俭般历经诸多磨难,他与妻子相互扶持,又能怎样呢。 在巫峡,帆船落下船帆,船外是细雨;在岷江,倚着手杖,泪水融进眼前的江波。 官职低微,谁能知晓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忧愁深重,偏偏让双鬓变得斑白。 幸好有松竹与他一同在岁末相伴,如同蛟龙依傍冰雪等待春日的阳光和暖。 梦中奔驰在回乡的路上,书信难以送达,饮尽郫筒酒,市街再次经过。 时节不断让人惊叹蜀地的风土,云霞常常让人回忆起晋地的山河。 独自生活,自怜身染残年之病,在世俗中混同,岂能为古调之歌。 从万里之外得以保全性命回归故业,太行山上佳气浓郁,山峰巍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榛对李鸿胪仲白从成都归来的慰藉之词。诗中通过描绘仲白的遭遇和心境,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安慰。首联以张俭的典故,暗示仲白的艰难处境和他与妻子的相依为命。颔联通过描写巫峡落帆和岷江倚杖的情景,烘托出他的愁苦心情。颈联则表达了仲白官职低微,不被理解,但仍有赤心,以及忧愁使他衰老的状况。尾联则以松篁为伴、蛟龙待时的形象,给予仲白希望和鼓励。诗中还提到了他对蜀地风土的感受和对晋地山河的回忆,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既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