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李司马用初二首

· 韩雍
古道休谈陈与雷,高情今也惜非才。 风尘岭表心应念,云树江东首重回。 奏凯只须閒里听,流光何惜暗中催。 丈夫有志轻离别,常笑曹公赋七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司马:古代官名。
  • 陈与雷:不太明确具体所指,可能是用典或特定的人物,此处未能确切考证。
  • 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岭”lǐng)
  • 云树江东:江东的云和树,此处指代家乡或思念的地方。
  • 首重回:频频回头,形容留恋。
  • 奏凯:战争获胜,取得胜利。(“凯”kǎi)
  • :同“闲”。(“閒”xián)

翻译

就不要谈论古代的那些事情了,我如今虽然怀着高尚的情怀,但也惋惜自己并非有才之人。在这充满风尘的岭南之地,我的心应该有所牵挂,望着江东的云和树,我不禁频频回头,思念起远方。胜利的消息只需在闲暇时听闻,时光为何如此无情,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流逝。大丈夫有志气,不会把离别看得太重,常常嘲笑曹公写下《七哀》诗来抒发悲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自己的反思和感慨,也有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人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大丈夫应有志于追求理想,不应该过于沉溺于离别的悲伤之中。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看法,显得有些自谦。颔联通过描写岭表的风尘和江东的云树,表现出诗人身处他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则提到了奏凯的消息和时光的匆匆,体现出一种对世事的关注和对时间的感慨。尾联以大丈夫的志向和对曹公《七哀》诗的态度,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坚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