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尘清亭

· 韩雍
亭上花枝覆草塘,亭前流水引源长。 移来湘浦千竿雨,分得濂溪十里香。 吟到碧天明月上,醉眠白石晚风凉。 太平自有无穷乐,不为吹笙杂鼓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尘清亭:亭子的名称。
  • 湘浦(xiāng pǔ):湘江之滨。
  • 濂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世居道州营道濂溪,其后人以濂溪为宗族堂号。此处可能指代周氏高尚的品德或其爱莲的文化意象。
  • (huáng):竹林,泛指竹子。

翻译

尘清亭上的花朵枝叶覆盖着草塘,亭子前的流水源源不断地流淌着。从湘江之滨移来的竹子如细雨般茂密,分得濂溪一般的十里芳香。吟诵到碧蓝的天空明月高悬时,醉卧在白色的石头上感受着夜晚凉风的凉爽。太平盛世自然有无尽的快乐,不必为了吹奏笙乐而混杂着鼓乐和竹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尘清亭周围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悠然心境。首联写亭上花枝繁茂,亭前流水绵长,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颔联中“移来湘浦千竿雨”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茂密,“分得濂溪十里香”则赋予了亭子一种高雅的文化气息。颈联通过“吟到碧天明月上,醉眠白石晚风凉”,表现出诗人在这美好环境中的惬意与自在。尾联则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以及对纯粹、自然之乐的追求,强调了不被繁杂的乐声所干扰,享受宁静与美好。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