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寅:甲寅年,这里指干支纪年法。
- 底事:何事,什么事。
- 疏慵:亦作“疎慵”,指疏懒,懒散。
- 宫袍:官员穿的礼服。
- 载笔: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 蠹(dù)帙(zhì):指书籍。蠹,蛀蚀器物的虫子。帙,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 二毛:头发斑白,常用以指老年人。
翻译
三十七年过去了,我究竟做成了什么事呢?我疏懒散漫,徒然对身上的官袍感到惭愧。时常虚名在身,担任着记录王事的职务,官职却仍是闲散的,白天躺卧着看云,心中的盼望转为忧愁疲劳。一旦踏入这尘世的风风雨雨中,便违背了那夜雨中的期望,半辈子的功业暂且寄托在这春酒中。如今我与书籍为伴,也觉得自己快要老去了,人世间又何必感叹自己已经有了白发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甲寅年生日时回忆弟弟而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感慨。首联作者对自己三十七年的人生进行反思,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对官袍感到惭愧,表现出一种自我反省和对虚度光阴的悔恨。颔联描写自己虽有官职,却闲散无事,只能卧看云卷云舒,心中盼望落空,增添了忧愁。颈联提到一旦踏入尘世,便违背了曾经的期望,半生的功业也只能暂且寄托在酒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尾联则说自己与书为伴,觉得自己将要老去,不必再为白发而叹息,体现了一种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过去的悔恨和无奈,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豁达,意境深沉,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