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秋日

追陪剑履五云端,落落晨星曙色寒。 掷笏谁教鸾羽铩,赐环犹荷主恩宽。 欣传明诏徵岩穴,岂有清朝老钓竿。 风叶飘零凉冷后,上林赢得一枝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剑履:指上殿时可以佩剑、穿鞋,这是古代帝王给予大臣的一种特殊待遇。 五云端:形容地位尊贵,处于极高的位置。 落落:稀疏的样子。 晨星:早晨的星星,这里指稀少的人。 曙色:黎明时的天色。 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鸾羽铩(shā):鸾鸟的羽毛伤残,比喻失去了自由和荣耀。 赐环:古代放逐之臣,遇赦召还的委婉说法。 荷(hè):承受,承蒙。 明诏:公开宣告的诏书。 岩穴:指隐士所居的山洞,这里指隐士。 钓竿:指隐士的生活。

翻译

追随着可以佩剑穿鞋上殿的荣耀,身处高位,却感到如晨星般稀少而孤独,黎明的天色带着寒意。

放下笏板,是谁让我的荣耀如同鸾鸟的羽毛般受到损伤,但蒙受皇恩被召回,仍然感激皇上的宽厚。

欣喜地听到公开宣告的诏书征召隐士,哪有在这清明的朝代还做个孤独的隐士呢。

在秋风中树叶飘零,凉意渐生之后,能在皇家园林中获得一处安身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甲寅年秋日所作,表达了他复杂的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作者曾经的高位和现在的孤独感受,“追陪剑履五云端”显示出他曾经的荣耀,而“落落晨星曙色寒”则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寒意。接下来的两句,“掷笏谁教鸾羽铩,赐环犹荷主恩宽”,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对皇帝的赦免和召回表示感激。后两句“欣传明诏徵岩穴,岂有清朝老钓竿。风叶飘零凉冷后,上林赢得一枝安”,则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征召的欣喜,以及对能在朝廷中获得一席之地的满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沉,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起伏和对朝廷的复杂情感。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