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约我孝廉

龙文干象纬,豹隐谢天阍。 怀玉非遭刖,诛茅自避喧。 声名传谷口,车辙满夷门。 过酒聊供客,带经时灌园。 琴书兴不薄,丘壑道常尊。 高谊千秋失,通家两世存。 交情惟竹素,被服狎兰荪。 短棹春同倚,寒檠夜对言。 萍从章水散,星竟少微昏。 久别犹萦梦,初闻欲怆魂。 音容还几席,文史但儿孙。 旧砌芝方茂,新阡草已繁。 树明留故剑,尘暗怆游轩。 万里生刍泪,经年渍絮樽。 那堪重到日,江路听清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文:比喻文章有文采。(“龙文”的“文”读“wén”)
  • 象纬:指星象经纬,即日月五星。
  • 豹隐: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
  • 天阍(hun1):原指天帝的守门人,这里借指朝廷。
  • 怀玉:指怀抱仁德。
  • 遭刖(yuè):指受到残害。
  • 诛茅:芟除茅草,引申为结庐安居。
  • 夷门:战国时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此处借指门庭若市。
  • (qíng):灯架,也指灯。
  • :浮萍,这里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 章水:河流名,这里指地方。
  • 少微:星名,这里借指人才。
  • 竹素:竹简和白绢,这里借指书籍、史册。
  • 兰荪:香草名,借指品德高尚的人。
  • 生刍(chú):新割的草,这里指祭奠用的草。
  • 絮樽:以新棉絮封酒坛,指代祭奠。

翻译

有着文采如同龙舞,可与星象经纬相比,如豹般隐居,远离朝廷。怀抱仁德并非遭受残害,择地结庐是为躲避喧嚣。名声在谷口流传,门前车辙如在夷门般繁多。有酒时暂且招待客人,时常带着经书浇灌田园。对琴书的兴趣浓厚,隐居的生活之道备受尊崇。高尚的情谊千秋难遇,两代人之间有着世交之情。以情相交唯有凭借书籍,穿着随意如同与兰荪亲近。在短桨旁春天一同倚靠着,寒冷的灯前夜里相对交谈。如浮萍般从章水分别散去,人才竟然如少微星般黯淡。长久分别后还在梦中萦绕,刚听到消息时想要悲痛欲绝。音容笑貌还在几席之间,留下的只有文史和儿孙。旧庭阶旁的芝草正茂盛,新坟上的草已经繁茂。树木葱郁留下故人之剑,尘土昏暗令人悲怆于游子之车。万里之外献上祭奠的新草泪洒,长年累月以棉絮封酒樽祭奠。怎能忍受再次到这里的日子,江边路上听着清猿的啼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刘约我孝廉而作,整首诗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刘约我的品德、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展现了刘约我高尚的人格和他们之间深厚的交情。 首联形容刘约我的才华和他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他的高洁品质。颔联进一步阐述他的品德和选择,强调他的避世并非因为遭受迫害,而是为了追求宁静。颈联描述了他的名声和生活状态,既有宾客盈门的热闹,也有田园生活的宁静。四联写他对琴书的热爱和对丘壑之道的尊崇,体现了他的高雅情趣。五联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世交关系。六联描述了他们相处的情景,充满了温馨和亲切。 接下来的几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刘约我离世的悲痛和思念。分别的痛苦在梦中萦绕,听到噩耗更是悲痛欲绝。诗中通过对旧居和新坟的描写,烘托出悲伤的氛围。最后几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痛之情,万里之外的祭奠和江边的清猿啼叫,都增添了凄凉之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用典恰当,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刘约我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