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白河

白河流水日汤汤,直到天津接海洋。 我欲乘舟从此去,明朝便拟到家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汤汤:读作 shāng shāng,指水势浩大的样子。

翻译

白河的流水每日都浩浩荡荡,一直流到天津连接着海洋。我想要乘船从这里离去,明天就能打算回到家乡了。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流畅,画面感极强。前两句生动地描绘出白河水流的磅礴气势以及其一路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日汤汤”形象地突出了水流的湍急和持续不断。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我欲乘舟从此去”体现了他对归途的期待,“明朝便拟到家乡”更是直白地展露了这份归心似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对家乡的眷恋和向往之情。诗虽短小,但意韵无穷。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