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

两岁天涯总客程,萧萧此日复南行。 新砂潮接长江下,渔浦风从北海生。 春色欲随吴地尽,野花空逐越山明。 当年俊逸薇垣使,千里方舟独有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总客程:总是在客途中。
  • 萧萧:形容风雨声或衰落、凄凉的样子,此处形容路途的萧索。
  • 新砂潮:新涨起的潮水携带着泥沙。
  • 渔浦:捕鱼的水边。
  • 薇垣使:薇垣,指紫薇垣,代指朝廷;薇垣使,指在朝廷任职的官员。

翻译

这两年来一直在天涯漂泊,总是处于客居他乡的行程中,在这萧索的日子里又要往南前行。新涨起的带着泥沙的潮水连接着长江奔腾而下,捕鱼的水边风从北方的海面吹来。春天的景色似乎要随着吴地走到尽头了,而野外的花朵徒然地追逐着越地明媚的山色。想起当年那风度潇洒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行驶千里的方舟上唯有这份情感是独特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通过“两岁天涯”“总客程”“萧萧”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羁旅漂泊、孤独凄凉的氛围。颔联描写了潮水和风声,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气势。颈联中,“春色欲随吴地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将逝的感慨,“野花空逐越山明”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寂寥。尾联回忆当年在朝廷的官员,“千里方舟独有情”则强调了诗人在这南行途中独特的情感体验。整首诗情景交融,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对世事的感慨融入到自然景色的描绘之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