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有感言怀二首

· 韩雍
客里逢秋感已深,可堪秋夜对秋霖。 江湖未遂希文志,丘壑空悬永叔心。 云压戍楼迷画角,风传警枕乱清砧。 谁怜怀国思乡处,无限愁肠自苦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里:离乡在外的时间。
  • 秋霖:秋日的淫雨。
  • 希文:范仲淹,字希文。
  • 丘壑:山水幽深之处,常指隐者所居之处。这里指一种隐逸的心境。
  • 永叔:欧阳修,字永叔。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画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形如竹筒,外加彩绘,发声哀厉高亢。这里指听到的军中号角声。(画,音huà)
  • 警枕:用圆木做的枕头,熟睡时容易惊醒。
  • 清砧:捶衣石的美称。指在砧石上捣衣的声音。

翻译

在他乡漂泊已经深深感受到秋日的寂寥,怎奈这秋夜还要面对着绵绵的秋雨。 在江湖闯荡却未能实现范仲淹那样的志向,心中向往着像欧阳修一般归隐山林,可现实却无法如愿。 乌云压着戍楼,使那画角声也变得模糊不清,秋风传来警报声,搅乱了那清泠的捣衣声。 有谁能怜惜我这心怀国家思念家乡的人呢,无尽的忧愁让我只能独自痛苦地吟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雨中的感慨和怀思。首联通过“客里逢秋”和“秋夜对秋霖”,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他乡的孤独和对秋日的敏感。颔联提到范仲淹和欧阳修,用“江湖未遂希文志”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丘壑空悬永叔心”则体现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颈联通过描写云压戍楼、风传警枕、乱清砧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压抑和不安。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怀国思乡的愁苦之情,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之感。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秋夜雨中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