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

· 刘崧
门有车马客,光彩一何都。 谓从天上来,意气倾万夫。 银鞍耀流星,丹毂夹华月。 白马骄且驰,浮云递明灭。 鸣鞘赴咸阳,执戟趋承明。 二十事征战,三十成功名。 出护塞上军,入典禁中直。 五侯与七贵,调笑同出入。 相如早还蜀,季子终相秦。 如何衡门士,抱膝长苦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美盛的样子。(读音:dū)
  • (gǔ):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
  • (shāo):装刀剑的套子。
  • 咸阳:秦朝的都城,此处借指京城。
  •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此处指代帝王的居所。

翻译

门前有个乘坐车马的客人,是那样的光彩照人。他自称从天上来,意气风发胜过万人。他骑着银鞍骏马如流星般闪耀,红色的车轮夹着如华月般的车毂。那匹白马骄傲地奔驰着,如同浮云般时隐时现。他鸣响剑鞘赶赴京城,手执长戟奔向皇宫。二十岁就投身征战,三十岁便功成名就。外出可为边塞军队守卫,入朝能在宫廷中当值。他与五侯和七贵一起,谈笑风生,一同进出。司马相如早就返回蜀地,苏秦最终在秦国为相。可为何那些住在简陋房屋里的贫寒之士,只能抱膝长叹,长久地忍受痛苦艰辛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诗的前半部分极力描绘了车马客的光彩照人和意气风发,他的华贵装扮、豪迈气概以及辉煌的经历,都展现出他的成功和荣耀。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衡门士的困苦处境,他们只能抱膝长叹,忍受艰辛。这种对比,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命运的不公,表达了诗人对贫寒之士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苍凉,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