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赠马平俞生

二十年前忆柳州,论文当日几相投。 积薪似我方沦落,抱玉如君亦滞留。 再出尚图怜故剑,重逢更欲赠吴钩。 匆匆又作都门别,莫向桑榆薄晚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都城门。
  • 积薪:堆积柴草。这里指自己怀才不遇,处境艰难。
  • 抱玉:怀抱美玉,比喻有才华而未得到赏识。“玉”音(yù),这里指美好的品质和才能。
  • 故剑:汉宣帝即位前,曾娶许广汉之女君平,即位后,公卿议立霍光之女为皇后,宣帝乃“诏求微时故剑”。群臣知其意,乃议立许氏为皇后。后因以“故剑”指元配之妻。这里借指旧友。
  • 吴钩: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 桑榆: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日暮。“榆”音(yú),此处比喻晚年。

翻译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柳州往事,那时我们探讨文章,彼此颇为投缘。如今我如堆积的柴草般怀才不遇,处境艰难,而你虽有才华如怀抱美玉,却也依然滞留未达。再次出门还希望能怜惜旧友,若能重逢,更想赠予你象征励志报国的吴钩。匆匆之间又在京都城门分别,不要因为已近晚年就放弃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都门送别马平俞生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的勉励。首联回忆二十年前在柳州与友人探讨文章的情景,展现出两人曾经的志同道合。颔联通过“积薪”和“抱玉”的比喻,诉说了自己和友人的怀才不遇,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颈联“再出尚图怜故剑,重逢更欲赠吴钩”,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的期望,希望彼此都能不忘初心,保持壮志豪情。尾联“匆匆又作都门别,莫向桑榆薄晚收”,则在离别的不舍中,鼓励友人不要因为年事渐高而放弃追求,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用典恰当,富有感染力。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