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府惠酒叠至赋谢杨柳州人时谪居常武

廿年拙宦忆龙城,此日逢君盖复倾。 往事总非南国召,相怜犹类故乡并。 客厨楚醴频频酌,征路骊歌缓缓声。 见说中朝方振滞,伫看前席问苍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拙宦:谓不善为官,仕途不顺。
  • 龙城:指边远的地方。(“龙”读音:lóng)
  • 盖复倾:指尽情饮酒。
  • 南国召:此处指召回京城为官,暗指受到朝廷的重用。
  • 楚醴:楚地的甜酒。(“醴”读音:lǐ)
  • 骊歌:离别时唱的歌。(“骊”读音:lí)
  • 振滞:指举拔久未起用的贤才。
  • 前席:古人席地而坐,为表示尊敬,离座向前。这里指受到皇帝的重视和咨询。

翻译

二十年来我仕途不顺,回忆起在边远之地为官的日子,今日与您相逢,尽情畅饮。过往的事情表明我并非受到朝廷重用召回京城,彼此怜惜,这种情感犹如在故乡相遇时一般亲切。客厨中的楚地甜酒频频斟满,踏上征途时离别的歌声缓缓响起。听说朝廷正在举拔那些久未被任用的贤才,期待着看到他们被皇帝重视咨询,关心百姓的生计。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过去仕途不顺的感慨,以及与友人相逢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廿年拙宦忆龙城”道出了诗人多年来在官场上的不如意,而“此日逢君盖复倾”则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畅快。“往事总非南国召,相怜犹类故乡并”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未能得到朝廷重用的无奈,以及在异乡遇到知音的欣慰。“客厨楚醴频频酌,征路骊歌缓缓声”描绘了饮酒作别时的情景,既有对美酒的享受,又有对离别的不舍。最后两句“见说中朝方振滞,伫看前席问苍生”,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能够选拔贤才、关注民生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