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中延李本宁先生同集承见赠四章答和如数

圣治日休明,奇文播芬郁。 伊我二三子,于何绍芳躅。 大雅既堪师,稽古念逾笃。 末学安足云,中行贵独复。 探讨多会心,俦侣情俱属。 梦寐昔贤豪,千秋矢与续。 日月惜居诸,飞光一何速。 艺苑有宗工,相期善自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治:指清平的政治。
  • 休明:美好清明。
  • 芬郁:香气浓郁,这里指美好的文章流传广泛。
  • 二三子:诸位,你们。
  • :继承。
  • 芳躅(zhú):前贤的踪迹。
  •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高尚的道德和文化。
  • 稽古:考察古代的事迹。
  • 笃(dǔ):忠实,一心一意。
  • 末学:肤浅无本之学,自谦之词。
  •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之道。
  • :实践,履行。
  • 探讨:研究讨论。
  • 俦侣(chóu lǚ):伴侣,朋辈。
  • 居诸:指日月。居、诸,语助词。
  • 艺苑:文学艺术界。
  • 宗工:犹言大师,造诣高深的人。
  • 勖(xù):勉励。

翻译

清平的政治日益美好清明,奇妙的文章广泛传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我们这几个人,该如何继承前贤的踪迹呢?高尚的道德文化既然值得学习,考察古代事迹的念头就更加坚定了。我这肤浅的学问实在不值一提,行为合乎中庸之道贵在独自去实践。研究讨论时多有心灵相通之处,朋友们彼此情意相投。在睡梦中都想着往昔的贤能豪杰,希望能与他们的精神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时光啊,日月不断流逝,飞逝的光阴是多么迅速啊!在文学艺术界有造诣高深的大师,期望我们都能善于自我勉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平政治和优秀文化的赞美,以及对继承先贤足迹、追求高尚道德和努力学习的决心。诗中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前贤的敬仰,同时也强调了在学习和实践中要保持独立思考和中庸之道。作者通过描述与朋友们的探讨和交流,展现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最后,作者感慨时光的飞逝,激励自己和朋友们在文学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启示。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