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益津答王存初勋部时岛夷犯朝鲜
驱车遵海旁,行役出东方。
东风吹海氛,鲸鲵且陆梁。
海邦严斥堠,衣裙袽方长。
念我谪居日,兼隐事篇章。
王事今益我,启处不暂遑。
多谢子相期,弯弓挂扶桑。
儒冠久自误,白面谈岂臧。
王师谅神武,暂往必复康。
济济承明侣,事主毋怠荒。
干羽能服远,海波能久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益津:地名,今河北霸州。
- 勋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功赏之事。
- 岛夷:古代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此处指侵犯朝鲜的倭寇。
- 鲵(ní):指鲸鱼。
- 陆梁:跳梁,跋扈。
- 斥堠(hòu):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防御工事。
- 袽(rú):烂衣服或破旧棉絮,此处指用破旧衣物填充的防御工事。
翻译
我乘车沿着海边前行,出征前往东方。东风吹拂着海上的战云,鲸鱼般的倭寇如此跋扈嚣张。海边的国家加强了防御工事,用破旧衣物填充着防御设施以增强其防护作用。想到我被贬谪在此的日子,同时也在做着一些撰写文章的事。如今王上的事情交付给我,行动起来不能有片刻的停歇犹豫。多谢您对我的期待,我要把弓箭挂在扶桑树上(表示战胜敌人)。我这个儒生因长久追求学问而耽误了自己,空口谈论又怎能是好呢。王师想必是神勇英武的,暂时出征必定能够恢复安康。众多在承明庐共事的伙伴们,侍奉君主不能懈怠荒废。以道德感化和武力威慑能够使远方的人归顺,海浪的波涛又怎能长久地翻腾呢。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出征的行程和感受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战争形势和自己的使命。诗的开头描述了出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接着提到了海防的情况,显示出对敌人的警惕。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王事的忠诚和对胜利的信心,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作为儒生的局限性。诗中还鼓励同伴们要尽心尽力侍奉君主,展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作者坚信通过道德感化和武力威慑能够解决问题,使国家恢复安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