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文芝

鸿才岂得久淹沉,国士何人为赏音。 漫抱朱弦弹别鹤,閒调白羽落飞禽。 昂藏自是封侯骨,慷慨常悬报主心。 宝剑十年犹未试,匣中夜夜作龙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才:大才;卓越的才能。“鸿”,读音为“hóng”。
  • 淹沉:埋没;隐退。
  • 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
  • 赏音:知音。
  • 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 别鹤:喻离散的夫妇。此处指乐曲名。
  • 閒调:悠闲地调试。“閒”,同“闲”。
  • 白羽:指箭。
  • 飞禽:飞翔的鸟。
  • 昂藏: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
  •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 报主心:报答君主的忠心。

翻译

拥有卓越才能的人怎能长久被埋没隐退,国中才能杰出的人谁能成为他的知音呢? 随意抱着朱弦弹奏着《别鹤》曲,悠闲地调试白羽箭射落飞鸟。 气宇不凡的他本就有封侯的骨相,心中常常怀着慷慨激昂的报答君主的忠心。 那宝剑已十年未曾试过,在剑匣中夜夜发出龙吟般的鸣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曾文芝的,表达了对他怀才不遇的同情和对其才能的赞赏。诗的开头两句,感慨曾文芝这样有大才的人不应该被长久埋没,而应该得到赏识,体现了对人才被忽视的不满。“漫抱朱弦弹别鹤,閒调白羽落飞禽”这两句,通过描写曾文芝弹琴射箭的情景,展现出他的多才多艺,但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昂藏自是封侯骨,慷慨常悬报主心”则赞美了曾文芝的仪表不凡和忠心报国的志向。最后两句以宝剑自比,说宝剑十年未试,却在匣中夜夜作龙吟,象征着曾文芝虽然未得到重用,但依然有着非凡的才能和抱负。整首诗意境悲凉,抒发了诗人对人才不被重视的愤懑,同时也表达了对曾文芝的期望和鼓励。

黎崇宣

明广东番禺人,字孺旬。工诗文,善骑射,能书,事母有孝行。崇祯四年进士。授广德知州,以抗直弃官归。闻明亡,哀痛而卒。有《贻情集》。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