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枳棘(zhǐ jí):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艰难险恶的环境。
- 屯云:积聚的云彩。
- 子城:指月城、翁城等附着于大城的小城。
翻译
苍蝇在枳棘之上飞来飞去地鸣叫着,积聚的云彩飘过小城。在花朝节这天,苍蝇当着人的面飞来飞去,倒是增添了一些像蝴蝶、蜜蜂飞舞般的热闹感觉,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如蝶蜂那般清新可爱。
赏析
这首诗以苍蝇为主题,通过对苍蝇在枳棘上飞鸣以及在特殊时节出现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别样的情景。诗的前两句通过“枳棘载飞鸣”和“屯云过子城”,营造出一种略显压抑的氛围。后两句中,“花朝当席面”点明了时间,而“添得蝶蜂清”则是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表达,将苍蝇与蝶蜂相提并论,实则突出了苍蝇的讨厌与不洁,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苍蝇的反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独特,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苍蝇这一不太受人喜欢的生物。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