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的样子。 陂(bēi):池塘。 杮(fèi):削下的木片,这里指如削下的木片般的树叶。 物候:指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 摇落:凋残,零落。 子山:指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翻译
江水流到城郭处转而蜿蜒曲折,秦淮河的夜色如同月色笼罩的池塘。秋霜染红的江岸如同丹柿的树叶,秋风中树林里凄惨地吹断了绿色的杨树枝。倚着高楼自觉故乡之思变得渺茫,对着客人一同惊叹时节的变换。如同庾信一般面对凋零的秋景应作赋,星河时明时灭露水不断地落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秋景,通过对江流、夜色、霜岸、风林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诗中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物候变化的感慨。“江流到郭转逶迤”写出了江水的蜿蜒流淌,“夜色秦淮似月陂”将秦淮河的夜色比作月下水塘,富有诗意。“霜岸染成丹杮叶,风林凄断绿杨枝”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霜染叶、秋风断枝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秋的凄凉。“倚楼自觉乡思渺,对客同惊物候移”则从景过渡到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愁和对物候变化的敏锐感受。最后“摇落子山应作赋,星河明灭露垂垂”以庾信作赋自比,同时通过星河明灭、露水垂落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