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佛洞

· 童轩
平生好幽胜,所至穷跻攀。 今朝衔使命,偶此登名山。 萦回小洞底,豁然异尘寰。 蒙茸竹云细,萧飒花雨寒。 下有千尺流,昼夜声潺湲。 巍巍大金仙,坐镇石壁间。 岁月知几何,苔藓生斓斑。 古今一幻泡,等是何足叹。 我来惬清赏,又得半日闲。 振衣起林麓,笑逐孤云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跻攀:攀登。
  • 豁然:突然明白或开阔的样子。
  • 尘寰:人世间。
  • 蒙茸:形容草木茂盛。
  • 萧飒:形容风声或景物凄凉。
  • 潺湲:形容水流声。
  • 巍巍:形容高大雄伟。
  • 金仙:指佛像。
  • 斓斑:色彩错杂鲜明。
  • 幻泡: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满足,畅快。
  • 振衣:抖动衣服,比喻起身。
  • 林麓:山脚下的树林。

翻译

我一生喜爱幽静胜景,所到之处总是尽力攀登。今天奉命出使,偶然登上这座名山。在曲折的小洞底部,突然感觉与尘世不同。茂密的竹林云雾缭绕,凄凉的风声中夹杂着花雨的寒意。下面有千尺深的流水,昼夜不停地潺潺流淌。巍峨的佛像,坐镇在石壁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苔藓生长得色彩斑斓。古往今来,一切都是虚幻的泡影,这又有什么值得叹息的呢?我来到这里,心情愉悦地欣赏着清幽的景色,又得到了半日的闲暇。抖动衣服起身离开山林,笑着追随孤云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执行使命途中偶然登上一座名山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的幽静胜景和佛像的庄严。诗中,“萦回小洞底,豁然异尘寰”一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景色的惊喜与超脱尘世之感。后文通过对竹林、花雨、流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清幽、凄美的意境。结尾处,作者以豁达的心态看待古今变迁,表达了对清幽之境的满足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