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吟

岂愿虚寻入梦身,画图终日对真真。 綵灰一酌频相唤,争奈乔仙不应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恻恻(cè cè):形容悲伤或忧愁的样子。 虚寻:徒劳地寻找。 入梦身:梦中的人。 真真:此处指画中的人物,也可能是指心爱的人。 綵灰:五彩的灰烬,可能指祭祀时烧的纸钱。 频相唤:频繁地呼唤。 争奈:怎奈,无奈。 乔仙:可能指高洁的仙人,也可能是指心爱的人。 不应人:不回应人。

翻译

我岂是愿意徒劳地寻找那梦中的人,整日对着画中的她,仿佛她就是真实的。五彩的灰烬一次次地燃烧,我频频呼唤,无奈那高洁的仙人或心爱的人却不回应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梦中或画中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诗中“恻恻”二字,奠定了全诗悲伤的基调。诗人整日对着画中的人物,仿佛她就在眼前,这种虚幻与现实的交织,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渴望。后两句通过“綵灰”与“频相唤”的描写,进一步以祭祀的场景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呼唤与期盼,而“争奈乔仙不应人”则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与无法触及的悲哀。

彭日贞

彭日贞,字孟阳,号稳心道人。番禺人。明末诸生。常周济张乔母女,乔卒,为营造百花冢以葬,并编其遗著为《莲香集》。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有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