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寺

南海骊龙不爱珠,水心擎出夜明孤。 云流上下天浮动,月浸空濛地有无。 两岸交花摇彩槛,千艘横渚散飞凫。 即看佛宝连金界,全胜仙人弄玉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海珠寺(名词解释:古代寺庙名)
骊龙(名词解释:传说中的神龙)
擎(动词解释:托举)
孤(形容词解释:孤独)
濛(形容词解释:模糊)
飞凫(名词解释:飞翔的野鸭)
佛宝(名词解释:佛教的宝物)
金界(名词解释:金色的界限)
仙人(名词解释:传说中的神仙)
玉壶(名词解释:玉制的壶)

翻译

海珠寺
南海的骊龙并不喜欢珍珠,它将水心托举出来,孤独地照亮夜晚。
云在天空中流动,上下浮动,月光浸染着虚无的大地。
两岸的花交相摇曳,彩色的栏杆摇曳生姿,成千上万的小船在水面上飞翔,野鸭在水中游弋。
看到寺庙里的佛教宝物与金色的界限相连,胜过了仙人玩弄的玉制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海珠寺的景象,通过对南海骊龙、水、云、月、花、小船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庙宝物的对比,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仰慕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独特感悟。

胡庭兰

胡庭兰,或作胡廷兰,字伯贤,号桐江。增城人。曾师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迁北京陕西司员外郎,万历八年(一五八○)督学闽中,时倭寇围福州,廷兰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议其越俎代庖,乃以佥事整饬,兵备云南。以监军指挥擒贼,功尤大。因忌者构陷,遽移疾归,遂不复出。尝讲学凤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