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兵与阮中丞追讨倭寇于峰头澳

十里兼军走重营,弓刀中夜向灯鸣。 云横杀气山围合,舰涌惊涛水阵成。 取势昆仑知不战,先人呼吸已无兵。 风云帐下占成算,俎豆军前慰老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阮中丞:古代官职名,类似于官员的头衔。
  • 倭寇:指日本的海盗。
  • 峰头澳:地名,指海湾的尽头。

翻译

十里里程中,军队快速行进到达重要营地,弓箭和刀剑在深夜中闪烁着灯光。 乌云笼罩下,杀气弥漫,山峦环绕,战船汹涌,惊涛拍打形成水上阵势。 以昆仑山的威势,知道不用真正交战,敌人已经喘不过气来。 在风云变幻的帐篷下,计算着胜算,祭祀仪式前,慰劳老将士。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追讨倭寇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壮烈的场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军队的英勇。整体氛围紧张激烈,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惊险与壮丽。

胡庭兰

胡庭兰,或作胡廷兰,字伯贤,号桐江。增城人。曾师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迁北京陕西司员外郎,万历八年(一五八○)督学闽中,时倭寇围福州,廷兰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议其越俎代庖,乃以佥事整饬,兵备云南。以监军指挥擒贼,功尤大。因忌者构陷,遽移疾归,遂不复出。尝讲学凤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