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吴自湖总制

金城千雉起黄湾,坐控三藩百二关。 桂浦东回云作嶂,扶胥南下浪为山。 雕弓挂月龙蛇动,赤帜连营虎豹閒。 共说功成应勒鼎,即看池上凤毛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金城:指金陵(今南京);千雉:指千骑;黄湾:地名,今浙江绍兴;三藩:指三边(边境);百二关:指百余关隘;桂浦:地名,今江苏苏州;云作嶂:云起成山;扶胥:指舟楫;雕弓:精美的弓;龙蛇:指箭矢;赤帜:红旗;连营:指连续的军营;虎豹:指勇猛的将士;勒鼎:刻写功绩于鼎上;池上凤毛:指凤毛浮于水面。

翻译

在金城千骑起身,向黄湾进发,控制着三边百余关隘。云雾在桂浦东方升起,仿佛山峦拔地而起;扶胥们驾舟南下,波涛如山。精美的弓挂在月光下,箭矢如龙蛇般飞动,红旗招展,军营连绵,将士们勇猛如虎豹。大家说,一旦功成,应该在鼎上刻下功绩,然后看着水面上浮现的凤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壮丽场面,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军事气象和士兵们的英勇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龙蛇动”、“虎豹”等,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生动性。作者通过描绘战争场面,表达了对战争中英勇士兵的赞美和对胜利的期许,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军事风貌和人们对胜利的向往。

胡庭兰

胡庭兰,或作胡廷兰,字伯贤,号桐江。增城人。曾师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迁北京陕西司员外郎,万历八年(一五八○)督学闽中,时倭寇围福州,廷兰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议其越俎代庖,乃以佥事整饬,兵备云南。以监军指挥擒贼,功尤大。因忌者构陷,遽移疾归,遂不复出。尝讲学凤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