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门逆寇大饮至叨功之首

简书朝下彩云巅,貔虎风飞玉帐前。 金戟挥回三舍日,铁骢嘶断万山烟。 天开泰运收全胜,地展皇舆控极边。 岂有谋猷叨献庙,独欣孝友共登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易门:指平易近人的门,这里指容易进入的门户。
  • 逆寇(nì kòu):指叛逆的敌寇。
  • 大饮:指大宴饮。
  • :到达。
  • 叨功(dāo gōng):指受到褒奖的功劳。
  • 貔虎(pí hǔ):传说中的神兽,形容勇猛。
  • 玉帐:指华丽的帐篷。
  • 金戟(jīn jǐ):金制的长矛。
  • 三舍日:指三次日出。
  • 铁骢(tiě cóng):指铁青色的好马。
  • :马儿的叫声。
  • 万山烟:指千山万壑的烟云。
  • 泰运(tài yùn):吉祥的运势。
  • 皇舆(huáng yú):皇帝的车驾。
  • :掌握。
  • 极边:边疆的最远处。
  • 谋猷(móu yóu):指谋略计策。
  • 献庙:指向神庙献祭。
  • 孝友:指孝顺和友爱。

翻译

在平易近人的门前,抵达了抗击叛逆敌寇的英雄,受到了褒奖。晨光洒在彩云之巅,勇猛如貔虎的将士在华丽的帐篷前风飞。金戟挥舞回旋,三次日出过后,铁青色的好马嘶鸣声断千山万壑的烟云。吉祥的运势展现,皇帝的车驾掌握着边疆的最远处。没有什么谋略计策,只是欣喜地与孝顺友爱的人一同登上宴席。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英雄受到褒奖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英雄的威武和荣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将士勇猛如貔虎,好马铁青色,皇帝掌握边疆等,展现了古代战争时代的壮丽场景。整体氛围庄严肃穆,表达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和谐团结的向往。

胡庭兰

胡庭兰,或作胡廷兰,字伯贤,号桐江。增城人。曾师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迁北京陕西司员外郎,万历八年(一五八○)督学闽中,时倭寇围福州,廷兰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议其越俎代庖,乃以佥事整饬,兵备云南。以监军指挥擒贼,功尤大。因忌者构陷,遽移疾归,遂不复出。尝讲学凤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