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吴自湖总制

三年仗钺拥轻裘,谈笑平原识壮猷。 五岭云霞开帅幕,九嶷烟月入边楼。 玉书天上翔鸾日,铜柱霜前断雁秋。 最是归来投笔吏,每从银汉望旄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自湖:吴自湖,指明代将领吴三桂。
  • (yuè):古代一种兵器,类似于斧头。
  • 轻裘:华丽的衣裳。
  • 平原:平坦的原野。
  • 壮猷:英武的风采。
  • 五岭:指岭南地区的五座山脉。
  • 云霞:云彩和霞光。
  • 帅幕:将军的帐篷。
  • 九嶷:指岭南地区的九座山峰。
  • 边楼:边境的楼阁。
  • 玉书:传达天命的书籍。
  • 翔鸾:飞翔的凤凰。
  • 铜柱:用铜制成的柱子。
  • 断雁:指南飞的雁。
  • 归来投笔吏:指归隐后投身为官吏。

翻译

与吴三桂总督相会三年,手持兵器,身披华丽衣裳,在平原上畅谈,笑语间感受到他的英武风采。五座山脉的云霞映照下,将军的帐篷在九座山峰的烟月中屹立在边境的楼阁上。传达天命的书籍在天空中飞翔,铜制的柱子前南飞的雁在霜前断绝。最难忘的是回来后投身为官吏,每次都望着银河指向将军的旗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与吴三桂将军相会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将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将军的威武和风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思考。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将军的景仰之情。

胡庭兰

胡庭兰,或作胡廷兰,字伯贤,号桐江。增城人。曾师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解元,二十九年(一五五〇)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迁北京陕西司员外郎,万历八年(一五八○)督学闽中,时倭寇围福州,廷兰守城破寇有功,而忌者议其越俎代庖,乃以佥事整饬,兵备云南。以监军指挥擒贼,功尤大。因忌者构陷,遽移疾归,遂不复出。尝讲学凤台,合王、湛之旨而一之。著有《相江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