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许古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 细数间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拼音

所属合集

#行香子

译文

萧瑟的秋风吹入鸣皋山中,凉爽的月夜飘扬着悠扬的箫声,脱去了那身肮脏的官服,刚刚离开混浊不堪的官场中,凭窗遥望远山景色尽收眼底,朝晖夕暗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夜晚暮色朦胧笼罩大地山峰仿佛变低,晴日明丽一望无际仿佛山峰只在眼前,清早晨雾散去朝阳仿佛从山顶升起,山峰显得更加挺拔高峻。 细细地计算一下,悠闲无事曾经喝了多少村民的美酒,沉醉后模模糊糊,信手挥毫挥发着诗情,随意信笔而写,管什么体裁格式平仄押韵,乐得这样长期寄情山水,能够忍受寂寞贫穷,也算逍遥自在快乐万分!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三种。 鸣皋(gāo):山名,在今河南嵩县东北。 挂衣冠:指辞官归隐。 尘劳:人世间的烦劳,此指官场的应酬。 岩岫(yánxiù):山洞,山穴。 醪(láo):酒酿,此处指酿酒之处。 陶写:即写作。 风骚;此处指诗文的讽怨寄托,亦即其政教功利。 乐因循:意为安于山水之乐。 能潦倒:意为甘于淡泊寂寞。

《行香子·秋入鸣皋》是金代词人许古创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通过描写山的看法,表达了词人悠然心会、神与物游的情趣,下片将词人的自我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全篇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且用词精妙,朴素自然,真率动人。

赏析

古人说:“诗本性情。若系真诗,则一读其诗,而其人性情,人眼便见。”(明·江盈科《雪涛诗评》)这首词正是如此,它首先展现了一位潇洒闲适、任真自然、不拘形迹的词人自我形象。这位刚从繁冗的官场生活中解组而投入大自然怀抱的词人,其心情是愉悦的“初脱尘劳”已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离开之后如释重负的感受;而凭窗倚栏,细观峰峦,由朝至暮。看尽明暗变化,不仅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其凝神专注之态和闲适自得的雅致。 “看尽昏朝”,就宛如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境界,这里不仅是写山,更是衬人。正因为词人观察得入微,故能有“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的感觉。这三句是前面“看”的注脚。夜黑山影模糊,故有低感;晴天山色明朗,所以觉得如在目前;清晨霞映云绕,因此给人高感。其实还可补充一点,这三句不仅写出了山,也写出了观山的人。词人那种悠然心会、神与物游的情趣,也是在“看”中隐约可见。 下片词人的自我形象表现得更直接、更突出。他得闲即出,遇村辄饮。“醉模糊”逼真地描绘出酩酊醉态,而且这三字是下片的关目,以下便由此生发。因为醉,忘怀了一切羁绊,更显出任真自适的个性。“信手挥毫”三句,表现了他毫无拘束,纵横骋才的创作特征,他挥毫只是为了抒发性灵,哪管什么风骚之旨。最后三句既是其优游生活的简要概括,也是他思想志趣、情感性格的集中反映。 “乐因循”,说明他纯任自然;“能潦倒”,表现他自甘淡泊,“也消摇”,传达出他对闲适自在生活自得其乐的态度。“乐”、“能”、“也”充分地展示了他的情操。据《金史·许古传》载:“古性嗜酒,老而未衰,每乘舟出村落间,留饮或十数日不归。……平生好为诗及书。”可见此词确是他个性的真实写照。至于他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情绪,这实在和他身处日益衰落的金末季世及其仕途多舛有关。 其次就艺术特色看,信手挥洒,凝练自然,是这首词较突出的特点。无论写景抒情,均是“信手挥毫”,表现得流利畅达、无拘无碍。 全词从入山、观山和诗酒生活逐层写来,都如清泉自然涌出,似不经意而出,一切都十分明朗真率。然而这信手挥毫又决非不加提炼、失于浅俗。相反,作者在用语上颇注意凝练。如“爽气飘萧”四字,就概括出秋日山中的总印象和观感;“夜山低”三句则更是异常准确精练地描绘出不同时刻、不同条件下的山的特色;而下阕的“乐”、“能”、“也”三字也用得恰切精妙。看来作者在看似不经意中颇多锤炼。这种雕饰而归于自然的艺术境界,说明许古确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皋:山名,在今河南省。
  • 飘萧:飘逸潇洒。
  • 挂衣冠:指辞官归隐。
  • 尘劳:尘世的劳碌。
  • 岩岫:山洞。
  • 昏朝:早晚,指日出和日落。
  • 村醪:农家自酿的酒。
  • 挥毫:写字或作画。
  • 等闲:寻常,随便。
  • 陶写:陶冶性情,抒发情感。
  • 风骚:指诗文。
  • 乐因循:喜欢随遇而安。
  • 潦倒:颓废,不得意。
  • 消摇:逍遥,自在。

翻译

秋天来到鸣皋山,清爽的气息飘逸潇洒。我脱下官服,初离尘世的劳碌。透过窗户,我凝视着山间的岩洞,看尽了日出日落。夜晚的山显得低矮,晴天的山显得近在咫尺,清晨的山则显得高耸入云。

细数过往,我曾在几个村庄品尝过农家自酿的酒。醉意朦胧中,我信手挥毫,随意地书写和绘画。只是为了陶冶性情,抒发情感,何必在意诗文的雅俗。我喜欢随遇而安,即使颓废不得意,也能逍遥自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山居生活,通过秋日鸣皋山的景色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诗中“夜山低,晴山近,晓山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山的不同面貌。后文则通过醉后的挥毫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进一步体现了作者逍遥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许古

金献州交河人,字道真。许安仁子。章宗明昌五年词赋进士。自左拾遗拜监察御史。南渡后,屡上章言事。忤丞,罢官。哀宗时,迁左司谏,言事稍不及昔时。未几,致仕。 ► 6篇诗文

许古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