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晷 (guǐ):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日影仪器,这里指时间。
- 岁阴:指岁月的流逝。
- 识字翻投阁:指因学问而遭受不幸,典故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因文章被投入阁楼。
- 窥园废下帷:指因专注于学问而忽略了外界,典故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因专心学问而三年不窥园。
- 梨云:指梨花盛开如云。
- 春草:春天的草,常用来象征生机或时间的流逝。
- 归期:回家的日期。
- 片月:指月亮的一部分,即弯月。
- 故故:故意,特意。
翻译
老来人间百事不宜,时间虽长但无法弥补岁月的流逝。 深感遗憾因学识而遭遇不幸,宁愿因学问而忽略外界。 一树梨花如云迷醉了双眼,十年的春草已误了归家的日期。 倚着栏杆,弯月似乎能理解我,故意穿云照映我迟缓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老去人閒百不宜”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不满和无奈,而“晷长何补岁阴移”则进一步以时间的流逝来象征生命的有限和无力回天。诗中的“识字翻投阁”和“窥园废下帷”用典巧妙,既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也暗示了因学问而带来的不幸和孤独。最后两句“倚阑片月能知我,故故穿云照影迟”则通过月亮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理解与陪伴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孤独状态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