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冬青: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长青,果实红色,常用于园林绿化。
- 法王家:指佛教寺庙。
- 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大居士,智慧高深,常与佛陀弟子辩论佛法。
- 岁华:岁月,时光。
- 蜡封:指冬青树的叶子表面有一层蜡质,使其看起来像被雪覆盖。
- 经夏雪:经过夏季仍如雪般洁白。
- 雨积:雨水积聚。
- 过春花:超过了春天的花朵。
- 词人:指诗人或文人。
- 题壁:在墙壁上题诗或写字。
- 童子:年轻的僧人或侍者。
- 煮茶:泡茶,这里指童子的日常工作。
- 禅床:打坐用的床,这里指僧人的座位。
- 迎送:迎接和送别。
- 大千:指大千世界,佛教中指宇宙。
- 袈裟:僧人穿的衣服。
翻译
冬青树在法王的寺庙中老去,得以与维摩诘共享岁月。 树枝上的蜡质如同夏日经雪,阶前的雨水积聚超过了春天的花朵。 有文人在墙壁上题诗表达兴致,而童子却只知道泡茶。 不离开禅床迎接和送别显得笨拙,但在这大千世界中,我们都是同一袈裟下的修行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冬青树在寺庙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佛教生活的向往。诗中“冬青树老法王家”一句,既描绘了冬青树的常青,也暗示了佛教的永恒。后文通过对冬青树枝叶和阶前雨水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寓意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结尾处提到“大千同是一袈裟”,强调了无论身份如何,最终都归于同一修行之路,体现了佛教的平等观和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