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应制图

· 张昱
明主怜才赦酒狂,不知力士贱文章。 当其醉草清平调,肯信长安是夜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应制:指奉皇帝之命而写作诗文。
  • 明主:贤明的君主,这里指唐玄宗。
  • 怜才:爱惜人才。
  • 赦酒狂:原谅酒后的狂放行为。
  • 力士:指高力士,唐玄宗时期的宦官,权势极大。
  • 贱文章:轻视文学作品。
  • 醉草:醉酒后草书。
  • 清平调:指李白所作的《清平调》词。
  • 肯信:岂能相信。
  • 长安:唐朝的都城,今西安。
  • 夜郎:古国名,位于今贵州省境内,这里比喻偏远、不为人知的地方。

翻译

贤明的君主爱惜人才,原谅了酒后的狂放行为, 却不知高力士轻视文学作品。 在李白醉酒后草书《清平调》的时候, 岂能相信繁华的长安城竟是偏远的夜郎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唐玄宗对李白的宽容与高力士对文学的轻视,讽刺了当时权贵对文学的不重视。诗中“明主怜才赦酒狂”展现了唐玄宗对李白的赏识,而“不知力士贱文章”则揭示了高力士这类权臣对文学的轻蔑态度。最后两句通过“醉草清平调”与“肯信长安是夜郎”的对比,表达了即使是在繁华的长安,文学的价值也可能被忽视,如同偏远的夜郎一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