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图为黄友仁赋
老树槎牙石巃嵷,隔岸人家紫烟重。
长江苍茫日夜浮,天堑西来云影动。
驾风上水谁家船,片帆高飏孤云边。
林下伊谁褦襶子,抱琴应访草堂仙。
毫端远势莫与比,巴陵洞庭秋色里。
莫是当年顾虎头,写出沧洲千万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槎牙:形容树枝错落不齐的样子。
- 巃嵷(lóng sǒng):形容山势高耸。
- 天堑:指长江,形容其宽阔如天险。
- 驾风上水:形容船只乘风破浪。
- 飏(yáng):飘扬。
- 褦襶子:古代指衣衫褴褛的人。
- 顾虎头:指东晋画家顾恺之,因其小字虎头,故称。
翻译
老树上树枝错落不齐,石头山峰高耸入云,对岸的房屋被紫色的烟雾重重包围。长江苍茫,日夜浮动,天堑西来,云影随之摇曳。哪家船只在风中破浪前行,孤帆高高飘扬在孤云的旁边。树林下不知是谁,衣衫褴褛,抱着琴,应该是在寻访草堂中的仙人。画中的远景无人能比,巴陵洞庭湖的秋色尽在其中。莫非这是当年顾恺之的手笔,描绘出沧洲千万里的壮阔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江图,通过老树、山石、人家、长江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诗中“驾风上水”、“片帆高飏”等词句,生动地表现了船只乘风破浪的壮阔场面,而“抱琴应访草堂仙”则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结尾提到顾恺之,暗示了画作的艺术价值,表达了对画中景色的赞美和对画家技艺的钦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舒逊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捕捉和艺术再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