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郑遨:唐朝隐士,擅长诗歌,作品多反映田园生活。
  • 嫩芽香且灵:茶叶的新芽清香又富有生命力。
  • 吾谓草中英:我把茶叶看作草木中的精华。
  • 夜臼:古代夜间用来捣碎东西的石臼。
  • :这里指烘烤茶叶时产生的轻烟。
  • 寒炉:寒冷的炉火,常用来煮茶。
  • 对雪烹:在雪天烧水煮茶。
  • 碧粉:绿色的茶末。
  • 绿花生:新茶的嫩叶。
  • 堪珍重:值得珍视。
  • 睡思清:饮茶后头脑清醒,有助于睡眠。

翻译

嫩叶清新如灵芝,我称它是草木里的精英。 夜晚在炉火边,伴着烟雾捣碎它,寒冷的炉火上煮着雪水来泡。 只担心那碧绿的茶末散去,常常看见新茶的绿叶在水中生长。 这茶最为珍贵,能让人在睡眠中保持清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茶的深深喜爱和独特品茗过程。郑遨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茶叶的清香与活力,将其视为草木中的精华,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热爱。夜晚捣茶、寒炉煮雪,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展现了古人对茶艺的讲究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茶的珍视,认为饮茶不仅能提神醒脑,还能净化心灵,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

郑遨

866—939字云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避后唐明宗祖讳而以字行。唐末应进士试,两举不第,遂入少室山为道士。梁初李振劝其出仕,不诺。后居华山,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为友,世目为三高士。后唐明宗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以谏议大夫召,辞疾不起。乃赐号逍遥先生。新、旧《五代史》有传。有《拟峰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7首及联句诗1首,除写日常生活外,亦有忧及时事、感叹民生之作。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