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雪后

· 赵嘏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 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 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 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 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 欲静又不能,东山负芝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拥褐(yōng hè):穿着粗布衣服。
  • 茅檐(máo yán):茅草覆盖的屋檐,指简陋的房屋。
  • 桃径(táo jìng):桃树成行的小路。
  • 爽气(shuǎng qì):清新的空气。
  • 缥帙(piāo zhì):淡青色的书衣,也指书卷。
  • 巾栉(jīn zhì):头巾和梳子,泛指盥洗用具。
  • 曙云(shǔ yún):清晨的云。
  • 道蹇(dào jiǎn):道路艰难。
  • 芝术(zhī shù):灵芝和白术,泛指药材。

翻译

穿着粗布衣服坐在茅草屋檐下,春天的晴朗让人欣喜初升的太阳。 微风轻轻吹过桃树小路,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情舒畅,仿佛回到了书卷之中。 这段时间常常遭受风雪的困扰,现在终于可以趁着好天气整理一下头巾和梳子。 树上的温暖吸引了鸟儿飞来,窗户边上,清晨的云朵悠闲地飘出。 远离家乡,道路艰难且漫长,人生道路坎坷,时光易逝。 想要安静下来却又做不到,感觉自己辜负了东山上的药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晴朗的早晨,坐在简陋的书斋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新。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微风、桃径、爽气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后半部分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赵嘏

赵嘏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