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荅诗十首和思归乐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拼音

注释

得马上话别:一作「得马上语别」。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商山阳城驿:商山,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阳城驿,驿站名,位于商山附近。
  • 元监察:指元稹,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监察御史。
  • 江陵谪去时:江陵,地名,今湖北省荆州市。谪去,被贬谪离开。
  • 阳道州:指阳城,唐代道州刺史,以清廉著称。
  • 缁衣:黑色的衣服,古代贤士的服饰。
  • 荆人爱羊祜:羊祜,东晋名将,以德行著称。荆人,指荆州的人民。
  • 户曹:官名,负责户籍管理的官员。
  • 衾裯:被子与床帐,泛指寝具。
  • 栖迟:停留,居住。
  • 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 謇謇:正直的样子。
  • 国蠹:国家的害虫,比喻国家的恶人。
  • 左迁:贬官,降职。
  • 炎瘴地:指气候炎热,多疫病的地方。
  • 恻然:悲伤的样子。
  • 大乐师:负责宫廷音乐的官员。
  • 白玉墀:宫殿前的白色台阶,代指皇帝。
  • 佞臣:奸佞之臣,指不忠的官员。
  • 宪臣:指监察官员。
  • 诡随:诡诈随从,指不正直的人。
  • 史氏:史官,负责编纂历史的官员。
  • 元稹: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

翻译

商山阳城驿,中间叹息的是谁? 说是原来的监察官元稹,被贬谪到江陵的时候。 忽然看到这个驿站的名字,良久泪眼欲垂。 为什么阳道州的名字,和这里相同呢? 怜惜你的一片心,宠辱都不改变。 憎恨恶人如同巷伯,喜爱贤士如同缁衣。 沉思不能离去,想要改名。 改为避贤驿,大门上大大地写着。 荆州人民爱戴羊祜,户曹改了名字。 一个字都不忍心说,何况是姓氏呢。 因此题写了八百字,言辞直白而文采斐然。 诗成后寄给我,声音铿锵如同金和丝。 先是说阳公的品行,兄弟情深无比。 骨肉同盖一床被,至死不分离。 接着说阳公的事迹,夏天在夏邑停留。 乡人受其影响,老少都孝顺慈爱。 再说阳公的道义,整天对着酒杯。 兄弟相视而笑,醉意中红光满面。 再说阳公的节操,正直地担任谏官。 誓言除去国家的害虫,不惜冒犯天威。 最后说阳公的命运,被贬到天涯海角。 道州是炎热瘴气之地,身体不能生还。 一一都是实录,事事无遗漏。 凡是行善的人,听到这些都会悲伤。 道州已经过去了,往事不可追。 哪个时代没有这样的人,未来的人也值得思考。 希望用君子的文章,告诉大乐师。 附在雅歌的末尾,奏给白玉台阶上的皇帝。 天子听到这首诗,教化如法施行。 直言进谏如流水,奸臣厌恶如瑕疵。 宰相听到这首诗,政令端正执行。 推荐贤才不知疲倦,除去邪恶不再犹豫。 监察官员听到这首诗,不敢心怀犹豫。 谏官听到这首诗,不忍放纵诡诈随从。 然后告诉史官,旧史有前例。 如果要作阳公传,要让后世知道。 不劳叙述世家,不用费文辞。 只要在国史上,全录元稹的诗。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元稹的赞颂之作,通过对元稹在商山阳城驿的感慨,以及对其品行、事迹、道义和节操的描述,展现了元稹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诗中,白居易不仅表达了对元稹的敬仰,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忠诚、正直、贤德的推崇。诗的结尾,白居易希望将元稹的诗篇载入国史,以昭示后世,体现了对历史记录的重视和对元稹诗才的肯定。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元稹的赞美,传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人文精神。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