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诗八首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 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 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 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 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峨:形容高耸的样子。
  • 袅袅:形容柔软细长的样子。
  • 樊圃:篱笆围成的园子。
  • 金堤:坚固的堤坝,比喻宝贵的地方。

翻译

有一种树名为弱柳,它的根系靠近清澈的池塘。 风和烟雾为它增添了色彩,雨露则助长了它的茂盛。 它高高耸立,白色的花朵如同雪花,柔软的枝条如同青丝。 随着树荫的逐渐浓密,它自我庇护,树梢转而向四面垂下。 如果将它的枝条截下来做成拐杖,它会显得软弱无力,无法自立。 折断它的枝条用来围成园子,它的柔软和脆弱并不适合。 作为一棵树,它确实值得欣赏,但若论其用途,却难以施展。 可惜了那宝贵的土地,栽种它只是徒劳无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弱柳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实用价值的思考。诗中,“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描绘了弱柳的美丽形象,而“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则指出了其不适合实用的一面。最后两句“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与实用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即有些事物虽然美丽,但在实用价值上却有所欠缺,因此在选择栽种时应当考虑其实用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色。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