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致政裴秘监
何胤本徵士,高情动天地。
既无阀阅门,常嫌冠冕累。
宰邑著嘉政,为郡留高致。
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
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
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
乌帽白絺裘,篮舆竹如意。
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
钟陵既方舟,魏阙将结驷。
甘求白首闲,不为苍生起。
优诏加大监,所以符公议。
既为逍遥公,又作鸱夷子。
安车悬不出,驷马闲无事。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
富贵尽凌云,何人能至此。
猜祸皆及身,何复至如是。
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胤(yìn):后代。
- 徵士:指隐士。
- 阀阅:指家世、门第。
- 冠冕:指官职、地位。
- 宰邑:治理地方。
- 嘉政:好的政绩。
- 高致:高尚的情操。
- 移官:调动官职。
- 书府:指掌管文书的官署。
- 鸳池:指官署中的池塘,比喻官场。
- 玉季:指裴秘监。
- 泣之:哭泣。
- 舍杖:放下拐杖,表示追随。
- 高义:高尚的品德。
-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官员的常服。
- 白絺裘:白色的细布裘衣。
- 篮舆:竹轿。
- 竹如意:竹制的如意,象征吉祥。
- 陶潜酒:指陶渊明所喜爱的酒。
- 谢公妓:指谢安的歌妓。
- 月槛:月光下的栏杆。
- 花溪:花丛中的小溪。
- 钟陵:地名,指裴秘监的故乡。
- 方舟:并船,比喻同舟共济。
- 魏阙:指朝廷。
- 结驷:指准备车马。
- 白首闲:指老年时的闲适。
- 苍生:指百姓。
- 优诏:优待的诏书。
- 大监:指裴秘监的官职。
- 逍遥公:指逍遥自在的人。
- 鸱夷子:指范蠡,比喻隐退。
- 安车:舒适的车辆。
-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 汉陂:地名,指汉水边的陂塘。
- 终南骑:指在终南山骑马。
- 凌云:比喻达到极高的地位。
- 猜祸:预料到的祸患。
翻译
裴秘监本是一位隐士,他的高洁情操感动了天地。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却常常觉得官职是一种负担。他在地方上治理有方,留下了高尚的政绩和情操。后来他被调到掌管文书的官署,享受着官场的尊贵。
裴秘监的弟弟在江西做官,他哭泣着不忍离开。他放下拐杖追随弟弟而去,天下人都钦佩他的高尚品德。他穿着乌帽和白絺裘,乘坐竹轿,手持竹如意。他喜欢喝陶潜酒,欣赏谢公的歌妓。他在月光下的栏杆上吟诗,在花丛中的小溪边钓鱼。
裴秘监回到故乡钟陵,与同乡们同舟共济,准备车马前往朝廷。他宁愿选择老年时的闲适,不愿为百姓再起风波。皇帝赐予他优待的诏书,封他为大监,这是对他高尚品德的认可。他既像逍遥自在的人,又像隐退的范蠡。他的车马闲置无事,他在汉水边的陂塘上泛舟,在终南山骑马。
他的富贵达到了极高的地位,但谁能达到他这样的境界呢?他预料到的祸患都降临到自己身上,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他是一个贤德的人,百世难得一遇。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裴秘监的高尚品德和隐逸生活。诗中通过对比裴秘监的隐逸与官场的尊贵,突出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裴秘监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裴秘监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