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未全热,麦凉江气秋。 湖山处处好,最爱湓水头。 湓水从东来,一派入江流。 可怜似萦带,中有随风舟。 命酒一临泛,舍鞍扬棹讴。 放回岸傍马,去逐波间鸥。 烟浪始渺渺,风襟亦悠悠。 初疑上河汉,中若寻瀛洲。 汀树绿拂地,沙草芳未休。 青萝与紫葛,枝蔓垂相樛。 系缆步平岸,回头望江州。 城雉映水见,隐隐如蜃楼。 日入意未尽,将归复少留。 到官行半岁,今日方一游。 此地来何暮,可以写吾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湓水:(pén shuǐ) 指江西省的一条河流,流经九江市。
  • 棹讴:(zhào ōu) 划船时唱的歌。
  • 瀛洲:(yíng zhōu) 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遥远或理想之地。
  • :(jiū) 纠缠,缠绕。
  • 城雉:(chéng zhì) 城墙上的雉堞,即城墙上的防御工事。
  • 蜃楼:(shèn lóu) 海市蜃楼,由于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幻象,常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

翻译

四月天气还未完全热起来,麦田的凉意和江上的秋气交织。湖山景色处处美好,我最喜欢湓水的源头。湓水从东方流来,一条支流汇入江中。它可怜地像一条萦绕的带子,中间有随风飘荡的小舟。我命人拿来酒,一边临水泛舟,一边舍弃马鞍,扬起船桨唱歌。放马回到岸边,自己去追逐水中的鸥鸟。烟波开始变得渺渺茫茫,风吹拂着衣襟,心情也变得悠然自得。起初怀疑自己上了天河,中途又像是在寻找仙境瀛洲。岸边的树木绿叶拂地,沙草的芳香未曾停歇。青萝和紫葛,枝蔓垂下相互纠缠。系好缆绳,踏上平坦的岸边,回头望向江州。城墙的雉堞映在水中,隐隐约约如同海市蜃楼。太阳落山了,但我的兴致未尽,决定归去前再稍作停留。到任官职已有半年,今天才第一次出游。这个地方来得虽晚,但足以抚慰我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四月的一个凉爽日子里,沿湓水泛舟的所见所感。诗中,白居易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态度。诗中的“湓水”、“湖山”、“烟浪”等自然元素,以及“棹讴”、“逐鸥”等生活场景,都生动地表达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诗的结尾,白居易表达了对这个新地方的喜爱,以及它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慰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风格。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