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习俗,因此叫寒食。
- 帝京: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 沈吟:沉思吟味,这里指默默地思考。
- 信马:任由马儿随意行走。
- 取次:随意,任意。
- 紫桐:一种开紫色花的桐树。
- 怅望:怅然想望,带着忧愁地望着。
- 下邽:地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附近,白居易的故乡。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翻译
草地上散发着香气,沙地温暖,水面和云彩都晴朗明亮,这样的风景让人回忆起帝都长安。 这春天的气息仿佛和往年一样,但今天的心情却不适合这样的春日。 在树下听到莺鸟的叫声,我默默地站立沉思,任由马儿在江边随意行走。 忽然看到紫桐花开,我带着忧愁地望着,想到明天就是清明,我将在下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时的心情与所见所感。诗中,白居易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怀念。诗的前两句通过对“草香沙暖水云晴”的描写,勾起了对帝都长安的回忆。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往年春气味”与“今日病心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诗的结尾,通过“忽见紫桐花怅望”和“下邽明日是清明”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清明时节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对故乡和传统节日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