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金銮子二首

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 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 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 况念夭札时,呕哑初学语。 始知骨肉爱,乃是忧悲聚。 唯思未有前,以理遣伤苦。 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 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衰病:年老多病。
  • 娇痴:天真可爱而不解事。
  • 非男:不是男孩。
  • 犹胜无:总比没有好。
  • 慰情:安慰情感。
  • 一朝:一旦。
  • 舍我去:离开我而去。
  • 魂影:灵魂和影子。
  • 无处所:没有地方。
  • 况念:何况想到。
  • 夭札:早逝。
  • 呕哑:婴儿学语的声音。
  • 始知:才知道。
  • 骨肉爱:对亲生子女的爱。
  • 乃是:原来是。
  • 忧悲聚:忧愁和悲伤聚集。
  • 唯思:只想。
  • 未有前:没有之前。
  • 以理遣伤苦:用道理来排遣伤痛。
  • 忘怀:忘记。
  • 三度移寒暑:三年过去了。
  • 一伤心:一次伤心。
  • 因逢:因为遇到。
  • 旧乳母:以前的奶妈。

翻译

我年老多病,四十岁了,我的女儿才三岁,天真可爱而不解事。虽然不是男孩,但总比没有孩子要好,时常抚摸她来安慰我的情感。一旦她离开我而去,她的灵魂和影子都没有了去处。何况想到她早逝的时候,她刚刚开始学说话,发出婴儿学语的声音。这时我才知道对亲生子女的爱,原来是忧愁和悲伤的聚集。我只想在这一切发生之前,用道理来排遣我的伤痛。我已经忘记了这些事情很久,三年过去了。今天我一次伤心,因为遇到了以前的奶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女儿的深切爱恋和无尽的忧愁。诗中,白居易通过对比自己的衰病与女儿的娇小,突出了父爱的深沉。他对女儿的早逝感到无比悲痛,这种悲痛不仅源于对女儿的爱,也源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最后,白居易遇到了旧乳母,这一偶遇再次勾起了他对女儿的思念,使得他的伤痛再次涌上心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深刻地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生命的脆弱。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