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和五年八月十五,从标题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诗人是因为怀念挚友元稹才作此诗的。
元稹被贬谪到江陵已经快半年了,而今晚又是中秋之夜,这是一个亲友团聚的节日,自从两人订交以来中秋多在一起度过,但今年中秋诗人正在翰林院内值班,而元稹却被贬谪在两千里之遥的江陵。对元稹的怀念使诗人情不自禁写下这首情感真挚的作品。
诗人写道:皇宫里面夜色深沉,我一人独自留宿在翰林院思念着远方的朋友。今天是八月十五,月色皎洁明亮,它就像是我牵挂两千里外朋友的心灵写照。已是中秋因而渚宫东面的烟波让人感到有些寒意,而浴殿西头的钟漏分明告诉我夜已经很深了。我现在担忧的是我的朋友不能看到这皎洁的月光,因为江陵地势较低,秋天阴气重会使得月光被云雾遮住。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国诗人在十五的月亮上做文章!而所有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主题:思念亲友、盼望与亲友团圆。应该说主题和题材的接近使得这类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陈陈相因之作,但也确实留下了一些清新可人的典范之作。白氏此作虽然比不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也算是上乘之作。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诗歌的颔联:“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对仗工整,形象鲜明,既有相对确定的内涵,又容易让人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三五夜中新月色”与“二千里外故人心”的关系至少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在此月色下“我”产生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其二则是此明亮的月色就像我思念朋友的心情一样纯洁真切。
“二千里外故人心”这句本身也有三种可能的理解,其一是“我”思念两千里外故人的心情。其二则是两千里外的故人思念我的心情。其三则是相隔两千里的两个朋友之间的相互思念的心意。这些不同理解的可能性增添了诗歌的可读性,也丰富了诗歌的审美内涵,从而使得读者比较容易进入到诗歌的再创造中去。另外,“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这两句也是清新出色之诗句。就在诗人欣赏这皎洁的月色之时,诗人却突然想到自己的朋友因为身在地势低下的江陵而有可能看不到月色,这种心理真可谓细腻!而这还只是表面的意思,其深层意义则是:朋友现在被贬江陵,远离朝廷,已经感受不到皇帝的光辉和恩泽了。
此外,全诗在整体气氛的营造上也颇为成功,诗人着力在阴、冷、深等方面做文章,其意不在烘托月色的明亮,而在渲染诗人和自己朋友的阴冷、凄凉的心情。这种冷色调的画面是适于表现诗人深沉之情怀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台金阙:指皇宫中的楼台,这里形容宫殿的华丽。
- 沈沈:深沉的样子,这里形容夜晚的寂静。
- 翰林:指翰林院,是唐代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
- 三五夜:指农历十五的夜晚,即中秋夜。
- 二千里外:形容距离遥远。
- 故人心:指远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 渚宫:指江陵的宫殿,江陵是唐代的一个州名,今湖北江陵。
- 浴殿:指皇宫中的浴室。
- 钟漏深:指夜深时分,钟漏是古代计时器。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 江陵卑湿:江陵地势低洼,湿气重。
- 秋阴:秋天的阴云。
翻译
在银台金阙的夜晚深沉寂静,我独自在翰林院中思念着远方。 中秋夜的月光如此明亮,却隔着二千里的距离,我思念着远方的朋友。 江陵的东面烟波浩渺,感觉有些冷清,而浴殿西头的钟声和漏声在深夜中显得格外深沉。 我担心这明亮的月光不能同样照见你我,因为江陵地势低湿,秋天的阴云可能遮住了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中秋夜独自在翰林院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银台金阙”、“三五夜中新月色”等描绘,营造了一个静谧而明亮的夜晚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江陵的湿冷和浴殿的深沉钟声,表达了对远方朋友能否同样感受到这美好月光的担忧,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