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温谷周尊师中书李相公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
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
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
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
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
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
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欢偶成诗。
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的深入,天气开始寒冷,有霜出现。
- 碧漾漾:形容水清澈碧绿,波光粼粼的样子。
- 红离离:形容树叶或果实成熟时呈现的红色,离离表示分明的样子。
- 鸾鹤: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长寿。
- 公程:指公务或公事。
- 天坛: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这里指王屋山上的天坛。
- 泥垢:泥土和污垢,比喻世俗的污浊。
- 松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比喻高洁不凡的人物。
- 皋夔:古代传说中的贤臣,比喻有才能和德行的人。
- 葳蕤:形容光彩夺目,繁盛的样子。
- 翳玉芝:翳,遮蔽;玉芝,传说中的仙草,这里指隐居山林,与世隔绝。
翻译
霜降时节,山水显得格外清澈,王屋山在十月的风光中。 石间的泉水碧绿波光粼粼,岩上的树木红得鲜亮分明。 早晨在灵都游玩,傍晚期待着阳台的景色。 仿佛飘然于尘世之外,如同可以追逐的鸾鹤。 忽然想起公务的尽头,又惭愧自己的体力衰退。 天坛高耸在半空中,想要登上去却心存迟疑。 曾听闻来此游玩的人,有隐士和损之。 他们都怀有高贵的仙骨,都不是尘世的俗态。 两人相视而笑,彼此称赞是真正的男儿。 如果不是像松乔那样的仙人,就必须成为皋夔那样的贤臣。 现在果然如他们所说,光彩夺目,繁盛非凡。 一人佩戴金印,一人隐居山林,与世隔绝。 我来到这里,对这些事迹感到敬佩,咏叹之余偶然成诗。 为了纪念,我将这首诗题在石头上,希望让故乡的人知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王屋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霜降山水清”一句,既点明了时节,又烘托出山水的静美。后文通过对“鸾鹤”、“天坛”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结尾处提到“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希望自己的诗作能被故乡人所知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