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多雨逢寒食

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 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 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鞦韆。 綵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国:指江南水乡。
  • 老夫:年老男子的自称,这里指白居易自己。
  • 饶病:多病。
  • 莺花月:指春天,莺啼花开的时节。
  • :消逝,减少。
  • 觱篥(bì lì):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 缚鞦韆:绑秋千。
  • 綵绳:彩色的绳子,这里指秋千的绳子。
  • 芳树:美丽的树。

翻译

江南水乡多阴雨,我这老者因病常懒得出。 整月卧床度过莺啼花开的春日,一半的春光在风雨中消逝。 傍晚不知何人吹奏觱篥,新晴之后几处绑起了秋千。 彩绳和美丽的树依旧如常,只是每年都换了一批新的少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因病在江南水乡的闲适生活,以及对时光流转、青春易逝的感慨。诗中“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巧妙地将病中的闲适与春光的流逝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末句“唯是年年换少年”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无情、人生易老的深刻认识。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