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仆射罢节度让尚书授少保分司喜遂游山水之作

暂辞八座罢双旌,便作登山临水行。 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 朱门出去簪缨从,绛帐归来歌吹迎。 鞍辔闹装光满马,何人信道是书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座:古代官职,指尚书省的八位高级官员。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这里指官职。
  • 忠贞:忠诚坚定。
  • :报答。
  • 朱门:古代指贵族的红色大门,代指富贵人家。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职。
  • 绛帐:红色的帐幕,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居所。
  • 歌吹:歌声和乐器声,指欢庆的场面。
  • 鞍辔:马鞍和缰绳,这里指骑马的装备。
  • 闹装:装饰华丽。
  • 书生:读书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暂时辞去了尚书省的高官职位,放下了官员的仪仗,便开始了登山临水的旅行。 能够以忠诚和坚定来报答重任,不让富贵阻碍高尚的情操。 从富贵人家出来时,官员的冠饰随行,回到富贵人家时,欢庆的歌声和乐器声迎接。 马匹装饰华丽,光彩夺目,谁能相信我这个骑马的人其实是个书生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在辞去高官职位后,选择山水之间的自由生活,同时保持忠贞不渝的品格。诗中“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对权贵的超然态度。通过对比“朱门”与“绛帐”的富贵景象和“鞍辔闹装光满马”的华丽场面,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虽出身书生,却能在富贵与清高之间游刃有余的自信与自豪。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